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转型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转型

发布时间:2017-06-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金融 浏览:【字体:

[摘要]信贷资产是国内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信贷管理转型自然地成为银行整体转型的重点。多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多是“块状”模式,存在整体统筹不够的问题,有的环节多头管理,有的环节少人问津。因此,商业银行需实行信贷全流程管控。管理架构方面,落实“三道防线”联防联控机制,形成风险管控的合力。同时,商业银行需加紧健全信贷人员专业化管理机制,在细分岗位的基础上明确准入条件、上岗要求、培训制度以及相关管理和激励措施,打造符合转型发展需要的专业化队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经评论·北京)在利润增长放缓、不良贷款连续反弹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调整自身经营战略与管理模式尤为迫切。信贷资产是国内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信贷管理转型自然地成为银行整体转型的重点。那么,如何看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转型、怎样转型,成为当前银行业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信贷管理转型日益迫切
  
  
目前,传统以事中、事后为主的信贷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经营形势的变化,亟待转变。
  
  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方面,国际经济疲软、国内经济呈现L形走势,给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6%,连续18个季度上升;拨备覆盖率175.52%,环比下降0.44个百分点。虽然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还没有摆脱“亲周期”的被动局面,需要增强事前研判和主动调整能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中观产业发展状况方面,国内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对习惯于传统产业的信贷思维模式带来巨大挑战。目前,传统产业的增长动力正在不断衰减,新兴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凸现,个别地区以去产能为由向商业银行转嫁损失。另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业出现“资金虹吸现象”,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任重道远。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背景下,银行需要转变信贷思维模式,顺应产业发展方向。
  
  微观客户需求变化方面,客户融资需求日趋多元化,理财、债券、新型资产管理等业务发展迅猛,资产“非信贷化”趋势明显。应该说,上述非信贷业务最重要的风险仍是信用风险。此外,很多交易金融业务表现出来的市场风险,其根源还是客户和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因此,如果只管一隅不谋全局,局限于原有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容易造成风险管理内容不全、判断失真、管控措施缺位。信贷管理的视野需要相应延展,要逐步由以单个产品和单笔业务为导向的信贷风险管控,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信用风险管理。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实施全面信贷管理
  
  
当前形势下,各家商业银行对信贷管理转型基本达成共识,但对转型方向的讨论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应坚持以支持实体经济为本,根据市场融资结构的变化,不断拓展管理深度和广度,在牢牢守住资产质量目标的同时,主动顺应商业银行“大资产大负债”的经营发展趋势,实现全面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
  
  (一)信贷风险管理向全面信用风险管理转变
  
  
商业银行顺应客户需求,产品日趋多元化,因而在信贷管理方面亟待拓展视野,实现信用风险全覆盖。政策制度方面,逐步将信贷政策范围扩展为信用组合政策,将客户涉及信用风险的信贷业务、类信贷业务、投资理财等业务统一纳入信用组合政策范畴,并针对客户不同类型的用信需求建立差别化的政策维度和导向。风险监控方面,建立覆盖境内外、表内外、母子公司的全面信用风险监控体系,实施信贷、类信贷、投资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统一监测预警。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扩展信用风险监控范围,以问题为导向,归类分析表外、类信贷业务风险成因和管理薄弱环节,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商业银行可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充分挖掘银行内外数据价值,增强风险识别与预警的能力。对不良、逾期和欠息客户,大额授信客户,以及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机构进行分类监测,提升监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内容来自dedecms
  
  (二)被动应对向主动的结构调整转变
  
  
未来信贷管理不宜局限于被动“守底线”,而要前移工作重心,主动分析市场,按照风险收益平衡原则,从战略上合理确定信贷资源分布格局,发挥对信贷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政策制度方面,提高信贷政策针对性。结合“十三五”规划、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银行自身风险偏好和转型发展方向,及时完善信贷政策,明确信贷投放重点。研究合适的进入时点、判断适当的退出时机和方式,从行业、区域、客户和时点等维度提出清晰的政策指引。主动把握新常态下的业务增长点,持续促进信贷结构优化。风险预警方面,强化风险的前瞻性预警。梳理信贷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点,确定监测重点,并对风险信号实行分级管理,建立风险强制退出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对提出预警提示的客户,进行跟踪管理,督促风险化解处置,在过程管控中,树立风险政策制度的权威。 本文来自织梦
  
  (三)块状管理向全流程管理转变
  
  
多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多是“块状”模式,存在整体统筹不够的问题,有的环节多头管理,有的环节少人问津。因此,商业银行需实行信贷全流程管控。管理架构方面,落实“三道防线”联防联控机制,形成风险管控的合力。信贷经营部门要切实承担经营风险的第一责任,既要不失时机拓展市场,做好营销工作,又要果断决策,对于出现的风险苗头,及时化解和退出,把第一道防线做成市场拓展的“实线”,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实线”;信贷管理和审批部门要切实把控实质性风险,发挥对客户“再看一眼”的作用;审计监察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要加大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从更高角度俯视信贷经营和风险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建议。政策制度方面,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环式管理”基本思路,实现信贷各流程环节工作目标、标准规范、形式要件统一,提升信贷体系的集约化水平。要以客户尽职调查评价报告为基础,整合其他内容,作为全流程统一要件,“以贷中促贷后”;区分存量新增客户和业务类型实施差别化客户调查,“以贷后促贷前”;贷后检查与授信准备工作统筹安排,实现存量客户贷后管理与贷前调查、贷中授信申报环节的信息共享与互通,“以贷后助贷中”。

本文来自织梦


  
  三、做好信贷管理转型的保障工作
  
  (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增强大数据分析能力
  
  
身处大数据浪潮之中的中国商业银行,积累了几十年存贷汇核心业务相关的结构化数据,还存有电话、网银、ATM、用卡记录等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然而,商业银行存量客户的海量数据并没有充分运用起来,很多还是分散的“信息孤岛”状态。因此,建立大数据意识和思维,成为商业银行提高信贷管理能力的关键。
  
  一是做好信贷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优化工作,搭建“看得清、管得住”的系统平台。从“看得清”的基本功能要求入手,通过对操作流程监控,捕捉信贷违规及未尽职的信息,为非现场检查提供依据。从“管得住”的基本功能要求入手,将管理要求嵌入流程环节,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对客户、产品、机构、岗位等的授权管理、规则管理、流程管理,全面落实信贷政策、制度等。二是搭建信贷大数据基础平台。将客户、债项、资产质量、押品等信息进行归集,构建大数据工作环境;对于大量的非结构数据,重新设定数据治理结构,建立数据采集、处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提升数据收集、清洗、挖掘、应用、评估效率。三是建立信贷大数据“工具箱”。将信贷专家和大数据技术专家的智慧结合起来,研发和推广大数据分析模型和技术,为信贷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提供好用、管用的大数据实战工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管理能力
  
  
多年来,商业银行一贯重视信贷人员业务拓展能力,对信贷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培养不够。为有效支持信贷管理转型发展,商业银行需加紧健全信贷人员专业化管理机制,在细分岗位的基础上明确准入条件、上岗要求、培训制度以及相关管理和激励措施,打造符合转型发展需要的专业化队伍。
  
  一是细分岗位、明确专业要求,培养专业化队伍。首先,对从事信贷业务各类人员进行岗位细分(如客户关系管理、授信方案制定、信贷评估评价、计量技术研发等),针对不同岗位明确适岗标准。其次,加强系统培训,通过推行全覆盖培训和岗位资格准入制度,进一步提高信贷管理制度规范化水平和便捷使用程度,使信贷人员能够及时补充更新履岗所需理论知识,提升业务实践技能和合规操作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同时,充实、稳固客户经理、风险经理队伍,提升全行监控预警人员、贷后管理人员、押品管理人员等的专业化水平。 dedecms.com
  
  二是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信贷责任体系。持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综合评价机制,强化结果运用,逐步与信贷资源配置、审批授权、拨备计提等挂钩,不断夯实基础管理。强化“放出贷款能收回”的考核导向,研究以贷款回收额、贷款回收率等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促进业务营销与风险管理有机融合,完善激励机制。同时,要建立“风险管理进党委”的机制,一把手要组织研究全行风险资源的配置和考核;落实经营条线的风险管理责任;理顺责任认定的机制,坚决惩治和防范道德风险,同时要保护一批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经营管理人员,责任认定要准,追究要狠,强化对信贷经营管理的警示约束作用。
  
  三是持续推进信贷文化建设,培养人员信贷管理意识。按照“顶层设计、全员参与、持续推进、与时俱进”的思路,细化信贷文化建设方案。总结提炼健康信贷文化的核心,加大宣传力度。以培训教育为抓手,通过大量的案例警示反复强化,促进健康的信贷文化深入人心,转化为员工尽职履责、合规守纪的自觉行为。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