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西部地区 > 关于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建议

关于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建议

发布时间:2017-05-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从我区来讲,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牧兼具的优势,确立“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农牧结合发展思路,继续加强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将我区打造成祖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dedecms.com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dedecms.com

今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确定的第一条工作底线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建设与保护。一是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统筹调整农产品结构的重要抓手。2017年,国家拟组织印发《关于建立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指导意见》,我区要按三年完成划定的任务目标,率先将高标准农田划入粮食主产区,实现全区9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向优势地区集中。二是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现阶段我区农业用水比例高达7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7%,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18.4%,一半以上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仍采用大水漫灌种植方式,大力加强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建设刻不容缓。2016年,自治区编制了产业转型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将在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粮食主产区实施农田改造2500万亩,形成5000万亩以上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copyright dedecms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

本文来自织梦

按照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核定,2016年我区玉米产量428亿斤,仍占全区粮食产量的76.9%,调整种植业结构必须解决“一粮独大”问题。一是大力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重点调减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和严重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实施玉米休耕试点100万亩,实现到2020年压减籽粒玉米500万亩。二是实施“粮改饲”。在农区畜牧业聚集区、农牧交错带,引导籽粒玉米向整株青贮玉米转变。三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去年,汪洋副总理视察我区时,提出要补齐草牧业短板,大力发展现代草牧业。目前,我区已将草牧业发展列为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苜蓿、青贮玉米、羊草、燕麦等优势草产业,新增优质牧草种植面积800万亩。四是加快盐碱地改良。我区现有盐碱化耕地面积1585.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11.6%,严重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产增收。2016年,自治区向国家汇报时提出要合理改造利用盐碱耕地,通过种植饲草,形成种草(饲)、养畜、肥田的绿色农牧业循环经济,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利用5年时间,在改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西辽河平原灌排配套前提下,全面改良盐碱化耕地1000万亩。

本文来自织梦

推进种养业协调发展

dedecms.com

今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畜牧业产品结构,要发挥我区有粮、有草、有牛、有技术的区位优势,调整草食家畜养殖结构。一是抓住国家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机遇,集中建设一批肉牛标准规模养殖场(小区)。到2020年,力争肉牛存栏由830万头增加到1000万头。二是积极承接生猪家禽产业转移。我区具有土地资源丰富、玉米种植基础好以及病源少等优势,要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生猪家禽产业转移,积极推动大企业入驻主产区,带动养殖户发展生猪家禽养殖。到2020年,生猪家禽存栏从全国排名20位提升到15位。三是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奶业是我区农牧业支柱性产业,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但近年来随着市场持续低迷,我区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小规模养殖场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中等规模养殖场持平,大规模养殖场收益微薄。“十三五”期间,通过积极推进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大力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升级改造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100%,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dedecms.com

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今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提出的第二条工作底线是“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2016年,我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54元,同2011年相比,差距扩大419元,在全国位次也由16位下降到19位。解决农牧民收入问题,要从产业融合发展上做文章。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百县、千乡、万村”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和林格尔县、阿荣旗、五原县、宁城县4个旗县级融合试点,40个苏木乡镇试点和400个嘎查村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和投融资机制。下一步自治区将积极研究出台支持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和保障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意见,启动自治区绿色农牧业发展基金,构建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到2020年,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绿色农畜产品产业产值实现6000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利益联结比例达到7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580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快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6年,全区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3590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36.3%),草牧场流转面积7500万亩,农牧业各类合作社7万家。但仍有不足,一是土地流转规模总体偏小,我区人均耕地、草原面积居全国首位,人地矛盾不突出,但目前整体流转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左右的耕地和90%以上的草牧场,仍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二是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小、自我发展和服务能力较差。目前注册的农牧民合作社实际规范运营的不足三分之一。三是土地流转利益分配不合理,部分地区土地流转费用较高;有的地区经营收益很高,但农牧民只能得到土地流转费用。 内容来自dedecms

目前,黑龙江省、山东省一些地区采取土地托管方式,农民将土地交给合作社或大户种植,交一定托管费用,收成归农民。四川一些地区以土地入股方式,收成由农民和规模化经营主体按股分成,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我区要积极借鉴,有效应对今后“谁来种地”和“地怎么种好”的问题。一是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大力推进农田、草牧场经营权有序流转。继续抓好耕地、草场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设农村牧区产权流转市场。培育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引导农民采取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种联收等方式扩大规模化经营。二是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力争2020年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8万个以上,家庭农牧场2万个,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5万人,提高农牧民组织程度,推进规模化经营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不断补齐农村牧区发展短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今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提出的第三条工作底线就是“农村牧区稳定不出问题”,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不断夯实农村牧区发展基础,持续发力。一是继续推进脱贫攻坚这一头号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年度脱贫目标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扎实做好推进工作,做到脱贫一个销号一个,不断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突出县域经济连城带乡的重要作用,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加快“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强旗强县”。三是积极开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管护长效机制,统筹加快垃圾、污水综合整治,加强项目资金集中使用,打造一批规划合理、各具特色、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示范嘎查村。 本文来自织梦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