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农业经济 > “十三五”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十三五”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30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纵横》2016年第11期 浏览:【字体:

摘要:“十二五”以来,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价格波动上涨,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稳定增长,贸易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蔬菜产业仍面临重大挑战。“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增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经营主体市场把控能力,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十三五”时期;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持续发展

dedecms.com

蔬菜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其发展路径和趋势却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着显著差异。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快提升蔬菜产业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国蔬菜生产、市场、贸易等发展成效,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评价 copyright dedecms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国。2014年种植面积为2140.48万公顷,总产量为7.6亿吨,分别占全国种植产品的12.9%和49.2%,蔬菜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同时,蔬菜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年贸易顺差为20亿美元左右,已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织梦好,好织梦

(一)生产稳定发展,基础竞争力持续增强

dedecms.com

“十二五”以来,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基础竞争力持续增强。从生产情况看,“十二五”期间我国蔬菜生产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特别是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六大传统优势区域集中度进一步增强,这为全国蔬菜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1][2]2010年以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从1899.99万公顷增至2015年的2200.0万公顷,增长了15.8%;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从2010年的11.8%增至2015年的13.2%,增长了1.4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菜地面积年均增速约为2.88%(见图1)。从技术水平看,以节能为目标的设施蔬菜生产体系基本建立,节能型日光温室在北方地区快速发展,北纬40。左右高寒地区的喜温果菜和更高纬度地区耐寒蔬菜冬季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冬春蔬菜生产淡季日趋弱化;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种植技术在南方大力推广,蔬菜夏淡供给难题得以缓解。蔬菜种植技术尤其是反季节生产、大棚温室等现代蔬菜生产适用技术加快推广应用,为蔬菜单产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技术条件。据统计,2015年我国蔬菜单产达到每公顷35694.5公斤,比2010年提高了4.2%,“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0.79%。随着面积持续增加和单产不断提高,我国蔬菜生产总量稳定增长,2015年全国蔬菜生产总量约为78526.7万吨,同比增3.3%,比2010年增长20.6%,“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约为3.69%。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价格波动上涨,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内容来自dedecms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蔬菜作为市场价格管控放开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农产品之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产品比较效益相对较高,已成为农民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从市场价格看,蔬菜价格整体呈波动上涨态势。据农业部监测,2010~2015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上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的平均价格,年均涨幅约为2.82%;与此同时,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虽然也有上涨,但近5年的波动幅度不大(主要是因为最低收购价及临时收储价等政策影响),价格水平明显低于蔬菜(见图2)。从成本收益看,蔬菜比较效益相对较高。受市场价格持续小幅慢涨等影响,蔬菜生产效益不断增加,近年来亩均净利润始终稳定在2100元以上,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粮食、大豆、甘蔗等其他种植产品(见表1、表2)。据统计,2014年蔬菜每亩净利润为2152.12元,成本利润率为51.33%,分别比粮食、大豆、甘蔗高2027.34元、2177.85元、2302.16元和39.65个百分点、55.19个百分点、58.42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三)出口稳定增长,贸易竞争优势日趋明显 本文来自织梦

加入WT0后,我国蔬菜净出口逐年增加,在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随着国内外市场联动性不断增强,我国蔬菜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不断凸显。从进出口情况看,蔬菜贸易形势整体较好。“十二五”以来,我国蔬菜进出口量在2012年有所回落,从2013年起连续3年增长,进出口量、额同比均呈增加趋势,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国际比较优势突出,持续保持贸易顺差格局。据海关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蔬菜累计出口4856.6万吨,年均增速为1.25%;出口额590.4亿美元,年均增速为3.2%;累计进口蔬菜106.5万吨,进口额22.2亿美元,年均增速均超过10%,分别为10.0%和13.5%;累计贸易顺差568.2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8%。从国际市场占有率[1]看,蔬菜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但对亚洲有较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蔬菜国际市场占有率在10.5%左右波动,仍与30%的临界点有较大差距(见图3)。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蔬菜出口量的70%集中在亚洲区域,其中日本是最大目的地国,占出口总量的12%左右。2006年以来,我国蔬菜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保持较高份额,近年来基本稳定在52%以上,其中2014年高达54.2%,明显高于美国、意大利、新西兰等日本其他三大蔬菜进口来源国15.5%、3.4%和2.6%的市场占有率(见图4)。从贸易竞争力指数[2]看(见图5),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较强。2006年以来,我国蔬菜贸易竞争力指数维持较高水平,贸易顺差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92.7%。其中以2011年为最高水平,贸易竞争力指数为94.6%,2012年的92.0%为最低,2013~2015年总体在92.0%~93.0%内波动(见图5)。可见,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指数更趋近于1,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dedecms.com

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4][5]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copyright dedecms

(一)比较效益提升的难度加大 织梦好,好织梦

近年来,虽然蔬菜仍是我国种植产品中收益较高的品种,但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且提升难度越来越大。据统计,大中城市蔬菜与三大主粮(小麦、稻米和玉米)的生产平均净利润之比由2001年的35:1下降到2014年的17:1,比较效益下滑51.4%。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人工等要素价格大幅上涨。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据测算,农村临时工的日工资从2010年的70~80元上涨至目前的100~140元,上涨42.9%~75.0%。同时,蔬菜价格虽有所上涨,但年均上涨幅度保持在5%左右,致使蔬菜生产效益大幅下降。二是综合机械化率较低。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的收获机械化分别达到84%和56%,而蔬菜种类繁多、种植方式多样、茬口参差不齐、生产地域性强,机械作业仅限于规模露地种植的马铃薯等个别品种。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率不足20%,远低于粮食作物。三是苗种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进入21世纪以来,蔬菜种子进口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总体呈进口量越来越多且价格昂贵的特点。据测算,目前我国年进口蔬菜种子超过6500吨,占全国零售市场的20%左右,且集约化育苗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优质商品种苗推广普及率不足10%,致使良种优苗价格日趋上涨。同时,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也对蔬菜比较效益提高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蔬菜初级加工和深加工相对落后,产业链条短、流通运输损耗大等因素也严重制约蔬菜比较效益的持续提升。 本文来自织梦

(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遭遇瓶颈 织梦好,好织梦

尽管全国蔬菜农药残留年度例行检测合格率已连续8年保持在96%以上,但由于蔬菜生产以分散农户为主,且品种类别多、栽培种植方式多、流通分销环节多,局部地区、部分品种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已成为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持续提高的重要瓶颈之一。[6]一是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我国蔬菜生产主要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小生产格局,其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流通快速,加上农户的自我约束意识较差,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职能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化肥超量使用、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较为突出,质量安全事件屡有发生。[7]二是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我国蔬菜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利用不够,高层次标准与低层次标准协调性不足,基础标准与产品标准配套性差,[8]现有蔬菜标准难以形成有机、统一、完整的系统体系。三是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采取分段管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的监管职责分属不同部门,虽已建立了相关部际联席会商等沟通协调机制,但共建、共管、共享的协同配合机制尚不健全,致使缺位、越位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持续提高。 dedecms.com

(三)市场平稳运行阻力较大

copyright dedecms

目前,我国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但多渠道、多环节、低组织化水平和低效率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加上不同农产品间价格联动性增强,而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平稳运行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局部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我国蔬菜供需总体平衡,但生产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均衡供应问题仍然突出,加上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致使生产盲目性和市场灵敏性间的矛盾加剧,菜价大幅波动和滞销卖难现象屡有发生。二是产销区联动协调难度较大。当前,蔬菜生产向六大优势区域集中趋势愈发明显,而大中城市郊区蔬菜生产保有量稳定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应急储备调运能力不足,产销区利益补偿、协同调配机制尚未建立,致使蔬菜供应时空分布不均、产销流通不畅,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出现价格异常波动等现象。三是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蔬菜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但无论是以自然风险为对象的传统保险,还是以市场风险为对象的价格保险,都以地方试点方式陆续推进,国家层面的蔬菜产业风险尤其是价格波动引起的市场风险的分散机制尚不完善,这给市场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不确定性。

本文来自织梦

(四)保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日趋困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屡遭贸易壁垒冲击,造成国内蔬菜产业的严重损失。制约我国蔬菜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为维护本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许多发达国家设置了较多的进口蔬菜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控进口来源、品种规格、农药残留和食品卫生标准等。而我国蔬菜的生产技术标准未能及时与国际接轨,致使因质量问题遭遇退货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蔬菜国际贸易。二是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虽然我国蔬菜出口呈稳定态势,但多以初级产品为主,且品种结构单一、产品档次较低,而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蔬菜加工产品出口相对较少,同时没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制约我国蔬菜国际贸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三是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蔬菜生产技术相对较低,而国内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加上缺乏有效一致的对外组织,导致国内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随着越南、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蔬菜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上人工成本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优势逐渐凸显,这也给我国保持蔬菜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了一定压力。

织梦好,好织梦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copyright dedecms

“十三五”期间,蔬菜作为人行门槛低、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需求层次多的重要农村经济产业之一,必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蔬菜产业将进一步向提升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和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转变,降成本、增效益、提档次、促升级等进程加快推进;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等多元化消费需求更加明显;菜价的季节性波动、结构性短缺仍将是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贮藏性能差的叶类菜、居民消费需求多的大路菜等将加快向地产地销模式转变,南北、东西调运等流通半径过大对菜价稳定的可能影响将持续降低;蔬菜国际竞争优势仍然明显,出口量稳定增长,仍将继续保持贸易顺差。因此,应进一步夯实基础,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机制,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服务,增强经营主体市场把控能力;提高品质,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

织梦好,好织梦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copyright dedecms

科学技术是推进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蔬菜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保障。应针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基础的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力度,夯实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稳定蔬菜产品供给能力。一是建立稳定的蔬菜科研投入机制。在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蔬菜科技研发力度,确保蔬菜科研投入同步乃至优先增加。发挥政府在蔬菜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企业唱戏”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蔬菜科研投入稳定增长渠道。二是优先支持蔬菜种业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整合现有蔬菜种业科研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大宗、特色蔬菜品种育种、育苗等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加强蔬菜种质资源库建设,充分运用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育种等现代技术,提高优异基因资源挖掘效率,[9]提升蔬菜种业品质,切实从源头提高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推动蔬菜生产机械的创新应用。大力创新适合蔬菜生产特点的播种、采收、初加工等机械设备,优先发展针对马铃薯、萝卜、大蒜、洋葱等适合集中连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农机装备,大幅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推进蔬菜生产方式转变。 dedecms.com

(二)健全长效调控机制,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本文来自织梦

市场风险已成为我国蔬菜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应针对蔬菜市场区域性、结构性和积极性的供求矛盾,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管控市场风险,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切实保障菜农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完善蔬菜价格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价格保险制度在风险防控中的优势,积极推动地方试点,坚持试点先行和先试后推的原则,逐步建立国家、地方、企业、农户等多方共担的风险分散机制,扩大保险覆盖品种和范围,探索创新自然与市场相结合的保险产品,实现生产与市场保险的联动、互补。二是探索建立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结合我国城镇化战略推进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推动蔬菜主销区根据市场需求与周边主产区建立稳定供给的战略协作模式,通过销区财政政策引导,强化对外阜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主产区有能力生产、敢于生产、乐于生产、放心生产。三是鼓励发展蔬菜地产地销模式。借鉴发达国家蔬菜市场稳定机制,优化蔬菜生产流通布局,切实稳定提高本地蔬菜自给能力,进一步缩短流通半径、减少流通环节,优先支持重要品种地产地销、直供直销,切实实现降本增效,确保市场稳定有效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加快发展蔬菜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应针对蔬菜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的现实,面向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分级,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强化以消费为导向的蔬菜加工产品开发。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蓄水池”和“缓冲器”的作用,大力开发面向市场的蔬菜加工产品,尤其加快推进即食、免洗免加工蔬菜等成品或半成品研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蔬菜多样化消费需求。二是增强采后加工处理能力。结合不同蔬菜的类型特点,通过预冷晾晒、清洗分级、包装入窖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蔬菜的商品性,减少损失量,实现旺贮淡供、净菜上市,在大幅增加蔬菜附加值的同时,有效缓解“滞销卖难”等问题。三是拓展蔬菜产业的多功能性。充分利用现有蔬菜生产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创意蔬菜产业,尤其是要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大中城市周边的蔬菜基地,将蔬菜生产、农艺展示、科普宣教、文化传承、体验感知与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亲子活动、家庭团聚有机结合,不断拓展蔬菜产业的多功能性,积极拓宽菜农稳定增收的渠道。 本文来自织梦

(四)创新综合服务方式,增强经营主体的市场把控能力 织梦好,好织梦

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是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体现。应针对经营主体需求,集中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持续增强蔬菜经营主体的市场把控能力。一是强化市场监测预警服务。充分利用全球农业调查数据信息系统,构建权威、高效、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开展市场供需形势研判,及时发布涵盖生产、价格、消费、贸易等多环节数据信息,稳定社会预期,提升经营主体决策参考的信息服务与支撑水平。二是探索建立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的理念,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服务链条向前、向后延伸,探索建立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服务模式向“菜单式点供”“保姆式托管”等方向转变,大幅提高经营主体生产结构布局、上市节奏把握等决策能力。三是完善“走出去”战略咨询服务。探索构建蔬菜产业“走出去”支撑平台,打造海外风险综合防控体系,深入研究重点贸易国家和区域投资环境变化及国际同质化竞争情况,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优惠的政策咨询服务,切实提高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五)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蔬菜质量安全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外交工程,能否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对产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应进一步加强蔬菜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完善规格品质标准体系,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统一,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一是强化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加快推动蔬菜质量追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全国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工作格局,健全考核管理及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者积极主动开展质量追溯,提高可追溯蔬菜产品的覆盖范围。二是健全现有蔬菜质量标准。继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强化蔬菜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包装标示、贮运等标准构建,细化补充现有标准体系,加强规格品质分等级标准建设,打造一批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产业品牌,大幅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快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强化研究典型发达国家和主要贸易国蔬菜质量安全标准,推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量及大小规格、色泽品相等方面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以破解国际贸易技术性壁垒,为蔬菜出口贸易提供技术保障。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在稳定亚洲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欧美市场的拓展力度,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 本文来自织梦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织梦

[1][7]张真和.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4(7):1-6.

织梦好,好织梦

[2][4]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8):1-5.

本文来自织梦

[3]农业部种植司.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J].中国蔬菜,2009(6):1-8.

dedecms.com

[5]吕兵兵.蔬菜产业两大瓶颈亟待突破[N].农民日报,2016-05-30.

copyright dedecms

[6]薛玉龙,金文娟.扬中市蔬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蔬菜,2008(12):30-33.

织梦好,好织梦

[8]王进海.绿色蔬菜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59.

内容来自dedecms

[9]方智远,积极应对蔬菜生产及市场变化[J].中国农村科技.2010(4):37-40. 织梦好,好织梦


[1]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某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该指标较好反映了某国或某地区特定产业某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般而言,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弱,所以市场份额是产品竞争力的最直观反映。通常世界上公认的临界点为30%,如果大于或等于30%,则表明该国在该种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小于30%,则表明该国此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地位尚不稳固;如果等于100%,则表示该国垄断了该种产品;如果等于0,则表示该国商品尚未进入国际市场。 dedecms.com

[2]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是对国际竞争力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强。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