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字体:

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2019.03.13)

织梦好,好织�

[摘要]当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病残化和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养老机构的服务需求也急剧增加。首先,应建立社会化风险分担机制以缓解养老机构风险压力;其次,完善养老机构风险管理机制以降低风险发生率。开展养老机构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质的服务,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在行业内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实施行业安全标准,才能从源头上真正降低机构运行风险,从而提升与保证养老机构住养老人的生活质量�

copyright 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当前,我�60岁以上人口已�2.5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并提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老有所养作为社会关切的民生话题,就当前应如何做好城市和乡村养老,降低养老机构风险等问题�
  
  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
  

  新时代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与日俱增,但是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却存在着严重短板。这些短板突出表现在:一是对人口深度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复杂性、艰巨性、持久性的认识有待深化,社会动员、社会准备和社会共识都不足;二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充分、不平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能有待提高;三是养老服务市场和产业发育不充分、不平衡;四是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不足,跨区域、跨部际之间还没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五是农村养老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
本文来自织梦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激发市场潜在需求?首先,要健全和完善养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养老服务领域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完善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行业监测等各项制度,服务指导宏观调控和引导社会预期。提升养老机构持续经营能力,降低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职业体系和保障制度建设,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在着力推进跨地区资源整合方面,可以以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为试点,先行先试,建立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区域老龄工作协作机制;养老机构设施、服务和管理标准、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养老护理员从业资格的互认互通机制;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机制;推动区域内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等,探索走出一条特大型城市群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路� dedecms.com
  
  相比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农村地区在应对老龄化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强化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发展。要充分挖掘农村特有的养老资源和自身优势,聚焦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服务水平提升、政策支持保障,同时依靠提高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水平,通过城市资源辐射农村,带动和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时,还应加大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农村地区的养老资金投入,使财政投入更加符合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
  
  二、建立养老机构社会化风险分担机制
  

  当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病残化和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养老机构的服务需求也急剧增加。目前养老机构的压力日益增大,一方面,养老机构及床位数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意外引起的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导致不少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着经营压力。从养老机构的投资者来看,由于养老机构具有投资大、利润低、回报周期长的特点,除少量的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提供资金保证外,大量的民办养老机构资金投入需要依靠社会资本的参与。而且,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是养老机构运行风险发生的直接诱因。一旦事故发生,如果沟通不畅,老人家属则可能成为养老机构风险的催化剂�
本文来自织梦

  
  首先,应建立社会化风险分担机制以缓解养老机构风险压力。一是建立与完善专门规范养老机构运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养老机构的最高赔偿额度,明确意外事故与责任事故的责任认定,为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行以及风险化解提供法律保障。二是通过立法强制养老机构参加机构综合责任险,并将此纳入养老机构的执业条件和年审必备条件之一。同时政府在政策上予以配套支持,对参加机构综合责任险的养老机构,政府给予每位入住老人相应的财政补贴�
  
  其次,完善养老机构风险管理机制以降低风险发生率。尽快制定养老机构行业的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引导养老机构实现从价格竞争到服务品质竞争的转变。同时,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入住老人评估标准和规范的沟通制度,同老人家属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沟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期,做好风险易发点的检查与监控。再次,加强养老机构员工培训以形成全员风险管理的组织文化。养老院院长是养老机构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管理中要学会及时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随时处理风险。同时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具备独立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 本文来自织梦
  
  开展养老机构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质的服务,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事故发生之前认识风险、预防风险是抑制和降低住养老人伤害事故频发的治本之策。在行业内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实施行业安全标准,才能从源头上真正降低机构运行风险,从而提升与保证养老机构住养老人的生活质量�

(《中国经济时报》,王晶晶)